2018年5月31日和6月1日,在马利国副院长和张秀军院长的带队之下,我依次参加了对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衡智众创空间”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廊坊华航e创空间”的考察。现将此次考察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收获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关于衡智众创空间
近年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不但走在了河北省的前沿,也成为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其致力于打造“一体两翼”双创实践平台,其中的“一体”为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的衡智众创大厦,“两翼”包括:南翼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衡水湖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园”;北翼为占地620亩的“衡水交通职教园”。至2017年,师生团队和个人创办的实体公司、创业项目已发展到67个,引进社会创客项目21个,与9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联盟,成立了20个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87个校内实训室和73个校外实训基地。
我们首先参观了衡智众创大厦即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走访了入驻其中的创客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然后通过双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到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一个中心(双创研究中心)、两个平台(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三大基地(双创孵化基地、创意园、科技园)”的创新创业体系,以及其对构建“双创型金蓝领”培养体系的探索。
2、关于廊坊华航e创空间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为河北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也是我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廊坊华航e创空间创立于2015年3月,由众创空间、创客中心、孵化基地和多个专业配套保障系统(“1+1+1+N”模式)构成,是依托学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与廊坊市政府共建的,以培育双创人才、搭建双创平台、提供双创服务的创新创业平台。其涵盖e创茶室、e创服务、e创风暴、e创路演、e创展示、e创工位6个功能区以及8个创客工坊,为入驻团队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硬件实验平台、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成为服务创新创业工作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平台。
e创空间利用平台资源帮助创业团队代办工商、税务等手续,将社会资源和导师团队结合,形成强大的创业联盟体系。截至2017年底,涵盖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视频制作、节能环保等行业类别的62个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在基地孵化,已经孵化成功5家企业进入省级产业园区,实现了项目从孵化基地到产业园区的对接。另外,还有一家企业获得千万级投资,两家企业获得百万级投资。
二、考察收获
1、众创空间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
众创空间可以做成创业孵化园,能为入驻创业团队提供以下支持:
(1)免费或少量收费地提供办公场地、办公桌椅、通讯、网络服务、暖气、照明等基本办公条件;提供物业管理、治安保卫等后勤服务。
(2)指导或协调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和变更、公司注册以及银行开户等手续。
(3)提供政策咨询,联系有协作关系的咨询公司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与管理的咨询服务,包括提供有关经济、法律、政策信息及创业指导等服务;提供专利咨询服务,协助办理专利申请。
(4)各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提供创业导师培训,通过者可获取创新创业导师认证证书,从而可以为我系创业团队提供相关培训。
(5)协助创业团队解决其它有关事宜,包括但不仅限于寻找资金来源、打通各项环节、帮助引入业务和项目等。
2、众创空间项目要求
进入众创空间的项目和创业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符合国家和本地产业政策。
(2)项目技术来源清晰,无知识产权权属纠纷。
(3)项目技术先进,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一定的创新与进步。
(4)项目经孵化器评估具备技术可行性和市场潜力,具有可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5)创业人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明确的创新创业方向和构思,经过评估具备实施可行性。
3、我们可以做什么?
创新创业工作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必须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能够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此要广泛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专业相关双创技能训练课程、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组织类似“火种节”“加速营”“创投会”等活动增多师生间思想沟通和碰撞的机会,及时发现好项目、好苗子,力争将我系的创新创业项目做出新意、做出亮点。
三、一些思考和建议
1、关于创新主体
通过此次考察,我认为我系创新创业项目可以来自以下方面:
(1)在校生自己的项目,可以通过积极发现,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能够做出更多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产生更大价值,更有意义的项目。
(2)系里的项目,可以以整个系或者以不同的专业为基本单位,进行项目的开发,使系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锻炼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
(3)老师自己的项目,可以鼓励老师将专业相关的项目引入进我系创新创业建设中来,吸纳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项目经验。
(4)引进企业的项目,可以通过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将企业的部分优质项目引入学校,从而带动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实现校企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5)优秀毕业生带来的项目,通过充分调动和挖掘往届优秀毕业生资源,利用他们目前的工作优势,也可能带来一些我系需要的优质项目。
2、关于某些专业双创工作的个人建议
各专业可以分工合作,各有偏重,共同推进我系双创工作的进行。
(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电子类专业:可以考虑在某些小型智能应用上着手,通过深入发掘身边的需求,不断地激发师生的创意,以赛事带动和实用技术产品带动等方式推动创新创业工作。成功案例如: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2015级学生张倍豪就是通过率领其研发团队开发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Wish智能拐杖”和“生物空气净化器”,进而获得学校和企业的投资,成立了“倍豪机器人工作室”。
(2)软件技术专业:可以考虑服务外包等形式,充分发挥师生软件开发、调试与运维能力,成立工作室,承担一些实际项目,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也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成立工作室,将企业项目引入校内,为我所用。成功案例例如:华航e创空间孵化的廊坊市盛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9月29日成立,主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技术转让、网站设计、制作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考虑以校园网为依托,以搭建校园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契机,发掘和承接部分校内需要,成立项目工作室。成功案例例如:廊坊华航益工志愿服务中心(以大学生创业平台为基础,立足与公益事业,服务政府、高校及社会,通过构建“志愿廊坊”信息管理系统和承接政府购买的服务运作)等项目。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可以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出发点,考虑做一些更贴近学生日常所需的项目。成功案例如:华航洗衣帮(提供便捷智能洗衣服务,团队集技术研发、生产运营和快速维护、维修于一体);校园印象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主营校园文化产品、校园明信片、校园T恤衫、校园手绘地图、校园影像制作、校园纪念册(包括毕业纪念册、同学聚会纪念册、宿舍情纪念册、社团纪念册、团体聚会纪念册、回忆录制作、个性影像册、个性书画影集等)、老校友返校一条龙服务等多款校园创意文化产品。
以上为本人针对此次外出考察的所见、所得与所思,也可能会有部分认识上的局限与偏差,相信只要踏下心来扎实干,我们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创新创业工作做出一些成绩。